各位好,隨著富野由悠季導演《影像的原則》在台灣上市,本部落格為了增進大家對動畫基本常識的了解,從今天起,將針對動畫製作各部門的負責工作進行介紹。總共預計11回,請各位不吝指教,有任何意見或感想都能夠盡情分享。
這些文章有些對動畫造詣深厚的朋友或許有點簡單,不過對於一般讀者來說應該是好讀的。這些都是《影像的原則》書中以外的內容,大家或許可以當作本書的參考資料來閱讀。
超易懂!動畫人的工作 第1回 監督(導演)
監督,便是中文所謂的「導演」。顧名思義,這是一個「監督」的職務,其範圍包含有關作品創作的一切人員與素材。換句話說,監督便是分鏡、演出、作畫、音響、制作等一切部門的總負責人。
就具體流程來說,監督會承接企劃精神來決定作品方向(製作),依據劇情大綱來進一步策劃具體內容(腳本),並且開始設計畫面構想(分鏡)。等到進入實際畫面製作程序時,針對繪製好的內容(背景、作畫)以及進入拍攝的素材(攝影)予以檢視與修正(演出),然後配上音樂、配音等音效(音響),並剪接為最終完成品。同時,在上述每一個階段中,都要因應實際製作狀況來進行調整(制作進行)。
正如同演出人員只能顧到單集,而作畫人員也只有左右自身負責部分,在電視動畫製作上,能夠跨越每一集顧及整體並發揮影響力的人,可說就只有監督一人,也因此其重要性以及背負責任之重,可說不言而喻。電影雖然可說是單集內容,但由於每一階段的密度都高於電視動畫,所以同樣需要高度的能力才能勝任。
監督是最後的守護神
不過,上述每個階段都有各自的負責人,所以其實監督並不真的需要所有部門都盯得死死的或是全部自己來。說的極端一點,倘若每個部門運行得都很好(正如野球所謂的全員強打者論),那麼監督可說光是坐著等就能自動看到作品完成。當然,這種理想狀況是不存在的,也因此監督的實際工作模樣,便必然會是在有限的製作時程中,在各個部門間拼命奔波以求解決問題,好讓作品能夠走到最後完成的那一瞬間了。
※庵野秀明監督說過,監督就像是在顧一條沉船,當船體傾斜時,就要設法將船體調整回來,然後在船沉以前盡量救出乘客。看看他的TV代表作《新世紀福音戰士EVANGELION》,應該大家都能夠懂他的意思。
原創與改編動畫沒有高低之別
一般來說,監督可以分成兩類:原創作品的監督與原作改編的監督。雖然有點武斷,不過非原創監督被要求的能力主要在於「統整」,至於原創監督則傾向於「創作」。特別是當監督還兼原作者時,其創作面的能力就會更受到重視。
上述兩者需要的能力可說完全不同,也因此嚴格說來,兩者之間並沒有優劣之別。不過整體而言,日本動畫業界還是將原作改編視為門檻較低的作品,因此在有意栽培新人時,會將改編動畫當作是給資歷較淺之監督的磨練,等到有一定經驗後再給予經手原創動畫。
※大地丙太郎監督說過,能夠改編為動畫的作品基本上一定就是有比其它作品優秀之處,因此光是接觸這些作品就能學習到很多東西。若不論個別論的話,這個說法可說十分中肯。
監督是動畫作品的靈魂
無論如何,監督便是動畫製作面最高的負責人,也因此應該要具備最完整的能力,同時也要擁有最高、最深的視野。一部作品的評價理所當然應該反應在監督身上,動畫師畫出了很棒的畫面,那是監督決定保留的;腳本家把喜歡的角色殺掉,也是導演同意賜死的。單一評價並無法真正反應一部作品的好壞。
總之,無論是改編或原創,抑或能否從中看出監督的作風或訊息,倘若一部作品整體好看,我們觀眾應該做的,不是說作畫如何或腳本如何,而是應該誠心讚賞監督,這同時也是對一部作品的尊重。
總之,無論是改編或原創,抑或能否從中看出監督的作風或訊息,倘若一部作品整體好看,我們觀眾應該做的,不是說作畫如何或腳本如何,而是應該誠心讚賞監督,這同時也是對一部作品的尊重。
小知識:啥是總監督?
有時,我們會看到「總監督」或「助監督」「副監督」等職稱。基本上,前者就是英文「chief
director」的翻譯,意思等同於監督。至於後者則是輔佐監督的職務(或補其不足或分擔勞力),其職責與職權與監督幾乎一樣,只是最終決定權在監督身上而已。
有些總監督對於現場是管得死死的,至於副手就只是輔助功能。有些總監督會將實務面的工作交給副手處理,自己則專注於創作面。甚至有總監督什麼都不做,而只是近似掛名。
監督列傳
日本優秀的動畫監督可說多如過江之鯽,光是要介紹代表性人物,可能就要列舉數十位。在此不依知名度與重要性,而是以類型來大致區分。
「演出家」型監督
想要爬到監督的位子,最普遍的途徑便是制作進行→演出、分鏡→導演。這種類型的監督可說數量最多,其工作特徵便是四平八穩,不容易偏重任何一部分。過去有高畑勲、富野由悠季、出崎統等,現在則有長井龍雪、荒木哲郎等人。關於這類型的導演,我們之後在第9篇的「制作進行」將另行說明。
其中,富野更是工作的超人,不但寫腳本、切分鏡、作詞。他每次配音一定到場,剪輯也絕對自己操刀,而且維持這種方式達40年,可說告訴了我們只要有心,一位監督的工作可以無所不包。
「動畫師」型監督
最有名的便是宮崎駿。這一類導演對於作品背景都抱有明確的意象,並且能夠將這些意象直接透過自身反應在動畫之上,因此畫面都擁有強大的支配力與魅力。
大體說來,動畫師(包括宮崎駿)都有過度重視畫面的傾向,如米林宏昌、梅津泰臣等突然升為導演者,通常都會顯露出在故事結構上較鬆散的通病。也因此,動畫師一般都會先累積一段演出的經驗才從事導演業,例如細田守、武本康弘等。但也有像湯浅政明這種演出經驗很少卻突然大放異彩者。
「製作人」型監督
最知名的便是代表作《裝甲騎兵》、被日昇動畫譽為是唯一能與富野由悠季抗衡的高橋良輔。他的監督術就是「什麼也不做」,在把工作人員找來決定好方向之後,就一切交給下面去做,其手法可說與什麼都做的富野正好相反。不可思議的是,這種無為而治的作品,卻依然有高橋風味,而本人則稱自己就像是製作人,也就是進一步跳脫實務層面來俯瞰作品。
這一類「製作人」型的監督,可以發揮母雞帶小雞的功能,例如近年大紅大紫的新房昭之在某些作品也可說屬於如此類型。
除上述幾種類型之外,還有偏重文藝方面的「腳本家型監督」等,限於篇幅就留待之後再另行介紹。
延伸閱讀
關於監督(導演)在管理層面以及創作層面上角色的差異以及應該有的心態與能力,有興趣者可以閱讀富野由悠季導演所著作的《影像的原則》(五南出版社)。
全11回 超易懂!動畫人的工作
第4回 演出
第5回 作畫
第6回 背景
第7回 攝影
第8回 音響(音效)
第9回 制作進行(製作助理)
第10回 製作人(製片)
問個的好奇的小問題
回覆刪除請問這專欄的開頭標題是怎麼來的?
是譯者的真跡嗎?
您好,感謝您的留言,說真跡太沉重了(笑)。
回覆刪除是的,這是我用小畫家做的。
由於文章沒有圖在顯示上不太亮眼,所以拿來濫竽充數一下。
關於文字沒有特別意義,請不用在意^^